桂平市石龙镇:石榴花开向未来 “新村” 走出幸福路

微信图片_20240701112218.png

近年来,桂平市紧扣“搬得来、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的搬迁安置工作目标,围绕“党建强、产业兴、农民富、村和谐”的工作思路,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让产业成为移民村群众致富提升的有力支撑,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路。

位于桂平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石龙镇新村村,是桂平市1969年至1971年为响应国家兴修水利水库政策所规划组建。目前全村人口480户2047人,有汉、壮、瑶、苗、水等民族。走进新村村,映入眼帘的是清爽干净的小楼、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和房前屋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设施,是名副其实的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”。

石龙镇新村村村民陈祖春说:“我是从陆川鹤地水库1971年移民过来的,现在新村村里面的生活,跟城市里面没有多大的差别,我们的空气比城市还要好。还有我小儿媳也是壮族的,她也传承客家的风俗,现在我们村里面游客中心又快建成了,我也打算建那个民宿增加我家里的家庭收入,我非常感谢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我们村的建设。”

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务实肯干。移民搬迁安置后,各级党委、政府抓住新村村地势平坦,水源丰富的优势,大力发展水稻的机械化种植,并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农机服务队,共投入800多台新型农机具,使水稻生产“耕、种、收”机械作业率达100%,是全市小有名气的“农机村”。

石龙镇新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杨伟说:“我们大力鼓励村民以农机具入股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,组织机耕队伍进行跨区作业服务。目前,合作社拥有插秧机400台套、收割机35台套、无人机7台套、新式的一些喷雾设备31台套、其他设备机械总共300多台套,去年通过农机作业服务创收300多万元,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'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'。”

目前,新村村正以“一路一河绕村游”农文旅融合为抓手,种植特色蔬果2600多亩,集种植采摘、休闲观光于一体,打造既具“颜值”又有“内涵”的农文旅产业。同时,计划投资3.6亿元的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及渔光互补项目也在新村村启动。

石龙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统战委员杨喜容表示,石龙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,持续推进民族特色村寨的规划建设,依托整村移民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客家文化,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,助推民族特色旅游发展,农旅融合,致力走出一条村寨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新农村发展新路径。(陈晓轲 麦雷)



视听

桂平新闻回放
新闻回放
扫一扫进入桂平电台直播间
直播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