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建筑就是凝聚的历史,传递出历代先人的文化与智慧。在桂平市罗秀镇,有着山色连绵、翠绿掩映,被三面池塘环抱的植棠村,而在植棠村的中心部分植棠冲,一座古民居群矗立其中。
记者 黄丽华: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罗秀镇的植棠村,听说啊这里有二十多座古建筑,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,是很多人的乡愁之地,大家可以看到,我脚下的这座石梯呢,蜿蜒向上,看上去十分的古朴自然,充满了历史感,那么这座石梯通往的古建筑到底长什么样呢?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,走!
植棠村的古民居群宽约50米,长约200米,都依山势而建,放眼望去鳞次栉比、整齐有序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,就是植棠村两个李氏之一的家族祠堂——克昌祠。克昌祠经过构想、规划、筹备、建设四个阶段共十八年时间,于1819年(清嘉庆廿四年)建成,距今已有203年的历史。
克昌祠整个建筑为三进结构,头厅为寝堂,安放祖先神位;中厅是四檐滴水的拜亭,也叫享堂或祭堂;三厅为家族议事之所。左右两侧均建有横廊房。克昌祠的建筑结构、形状、材料、工艺、风格等都具有鲜明的清代特色。祠堂内的神龛旁和砖柱上均书写有联句。祠堂屋顶原来筑有一尺多高华丽的正脊和垂脊,檐边有滴水瓦,特别是拜亭正脊前后都筑有立体豪华的式样一致的彩色人物浮雕,祠堂内也有许多漂亮的装饰。这些正脊、垂脊、浮雕和装饰均由于人为原因已不复存在。
桂平市罗秀镇植棠村 李日森:这个宗祠在2007年吧,07年的时候重修了这个上座和拜亭,当时家族里面全部靠自己的力量的,当时集资了20多万吧,20多万重修了这个上座和拜亭全部换的这个木、瓦,全部按照原来的样式,全部按照原来的样式来重修,两面呢以前的这个浮雕啊,也是很漂亮的,大概是五几年的时候吧,解放以后呢,那个破四旧,这个时候已经盖过了,现在我们也不敢弄它,等到那个文物专家来再处理了,这个很漂亮的这些东西。
克昌祠建筑在植棠村矗立了两百年,古香古色的造型依旧十分精美别致。除了克昌祠之外,克昌祠家族的祖屋秀圃轩与后代分支所住的老屋,再加上同村另一个李氏的祖屋,构成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一个古朴、壮观的古村落,历经岁月洗礼后,尽显古朴之美。
一直以来,克昌祠家族坚持着耕读传统,以读书为重,发展至九世时,连续五代人共45个祖公中就有41人成为书生,其中进士2人,举人5人,国学生22人,其他人是邑庠生或郡庠生,后代更是书生辈出,功名不断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书香家族,被称之为藏在山冲里煜耀光华的文化明珠,也因此被当地人誉为文化村。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家族文化,在2019年克昌祠两百周年的时候,克昌祠族人在祠堂内设置了文化长廊,记录了克昌祠家族的发展历程和历代的人才。
桂平市罗秀镇植棠村 李日森:这个人才录,在清朝以前就不收录下来了,因为没有那个照片资料,就是民国到现在的,这个人才录上面还有字啊,那个进士啊,是从那个式芝(庄)到进士你看见了吗,下来就是到民国那两个博士,其中有一个是我们广西的第一个博士,是桂平市县志里面有记载的。
文化长廊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匾额,处处体现出了克昌祠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,彰显出历代子孙尊师重教、刻苦读书、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。
桂平市罗秀镇植棠村 李日森:最主要我们老一辈的传承就是努力读书,勤劳致富,传承给下一辈的宗旨吧,我希望这些传统继续传承下去。(黄丽华 曹觉蓓 韦华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