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、农民安身之本。近日,记者在桂平市大洋镇里旺村的贝贝南瓜种植农场看到,一片绿意盎然的贝贝南瓜田映入眼帘,浑圆饱满的果实掩映在藤蔓之间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与希望。这片景象,正是桂平市坚守耕地保护红线、推动流失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。
大洋镇里旺村支书何超波说:“以前村民不愿意种植,连续多年荒废,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。面对这种情况,大洋镇里旺村聚焦流失耕地复耕复种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,将这片荒地转化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农场。这个种植农场2024年底成立,大概有170亩,总投资100万元,主要种植贝贝南瓜、甜糯玉米和灯笼草,一年产值预计可达300万元。”
农场在种植、采摘和包装等环节,可为等地村民提供50个就业岗位。每年给村民发放的土地租金约6.7万元、务工费约30万元,真正实现了耕地保护、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“三赢”局面。
大洋镇里旺村村民李燕梅说:“我们把田租出去,又可以得租金,又有活做,又方便我们在家里面照顾老人,方便看小孩。”
在2024年流失耕地整改恢复中,大洋镇总共治理和恢复了1200亩的耕地。今年大洋镇将持续以乡村振兴为抓手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农作物田间管护,破解乡村耕地“非粮化”难题、让荒地“旧貌换新颜”,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。
在厚禄乡双寨村的甘蔗种植基地里,挺拔的蔗苗正孕育着甜蜜产业。去年,双寨村积极行动,成功盘活了250余亩闲散和“非粮化”的土地,如今,这片充满希望的蔗田平均亩产达6吨,年底产值达80万元,可带动8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不仅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,也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。
厚禄乡党委委员、副乡长李业武表示,厚禄乡是桂平市的重要粮仓之一,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是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在2024年流失耕地整改恢复中,总共治理和恢复了1070亩的耕地。今后,将加大整改恢复力度,通过规模化经营等方式,巩固耕地恢复成果。
近年来,桂平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,全面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,全力抓好耕地整改恢复工作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牢牢守住耕地红线,做到守土有责,良田粮用。如今,桂平市越来越多的闲散土地和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,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“希望田”。2024年,桂平市已攻坚推进耕地整改恢复共3.22万亩。(林秋云 韦金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