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皮柑,又名新会柑或新会广陈柑、新会大红柑,皮肉兼用,药食同源。每年3月至4月,是陈皮柑的开花季节。3月19日,记者在现场看到,柑树上朵朵白色花苞缀满枝头,散发着浓郁清香。柑农们正忙着疏花、施肥、防治病害。芬芳的柑花不仅预示着新一年育果的开始,还是制作柑花茶的重要原料,具有疏肝泄肺,顺气化痰,生津解渴的功效。
“我在这里做工一天有100多块,放肥呀,打药啊,除草啊。”勒竹村务工村民黄连清说。
“我们现在种植的这个新会柑是三年种植期,现在是第一批采花的时候,柑花市场价是5块钱一斤,有广东那边老板过来收购。到7月份第一批果子成熟了,按照往年的收购价格是3块到3块5一斤,预计第一批采摘果实大概给我们带来有10万块钱左右的收入。”桂平市油麻镇西亭村的陈皮柑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建平说。
据了解,油麻镇的地势特点主要为山区地形,境内丘陵多,连块平整土地少,但种植陈皮柑具有土地成本低、气候适宜等优势,且陈皮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,具有不同的商品价值。7月至9月摘小青柑,10月至11月摘“二红”,11月至12月摘“大红”。陈皮柑的果皮尤为珍贵,既是香料,也是珍贵的中药材。油麻镇党委、政府因地制宜,在西亭村共种植陈皮柑350亩,基地采用自动化一体灌溉浇水施肥系统,预估产量可达25万斤,经济效益按往年市场价可达到70万元左右。
今年,油麻镇还在勒竹、上余等村积极开展了中药材扩种工作。在上余村近300亩的“油茶+五指毛桃”种植基地,连片的山头上,油茶梯田已成规模。为综合利用林地资源,提升土地利用率,农户正积极披设银色地膜蓄水灭草,五指毛桃幼苗只待春雨入苗披绿。目前,油麻镇通过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主要种植有玉桂、牛大力、陈皮柑、三叉苦、五指毛桃等中草药约4万亩,其中玉桂3.3万亩,其他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约7000亩,带动农户自发种植370多户,形成初具规模的中药材种植连片示范带。
“近年来,油麻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化山为宝,积极发展中草药产业,不断丰富中草药品种,传统的品种有玉桂,牛大力等,现在发展有陈皮柑,山楂骨,五指毛桃等十几个品种,同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,今年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。同时积极盘活土地资源,面向全社会招商,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,推动农村经济提速发展。”桂平市油麻镇副镇长伍津城说。
近年来,桂平市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。从零星散种到集中连片发展,从小规模、大群体到种植标准化,桂平市已初步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。截至2024年,桂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7.33万亩,产量约5.66万吨,产值7.27亿元。其中,林木类药材如玉桂、八角种植面积20.8万亩,产值约2.08亿元;淮山种植面积3.91万亩,产值约2.98亿元。目前,桂平市拥有500亩以上中草药产业基地8个、200亩以上36个、100亩以上60个。中草药种植和流通产业已成为桂平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。(陈晓轲 龚旭山 韦金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