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新村村做法入选广西学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典型案例

近日,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《广西学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典型案例》,我市新村村案例入选,全文如下:


新村村:党建引领 群策群力 “移民新村”变“宜民新村”

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村是上世纪 70 年代规划组建的水库移民村。2020 年以前,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,村集体经济收入仅靠出租鱼塘维持。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,村庄缺乏活力。

近年来,新村村坚持党建引领,学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积极发扬“移民新村精神”,推动洼地变良田、石山变果场、荒野变公园、农村变景区。

 

“何美”为“和美”,夯实“稳得住”压舱石

乡村建设“谁来议”:在党组织的引导下,各屯建立建强由村民小组长、老党员、老干部、德高望重的宗族长辈、青年代表、妇女代表等人士组成的屯级理事会、户代会、监事会的“一支三会”,推行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评的屯级理事会议事机制,提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乡村建设“谁来办”:在项目建设的屯级党支部创设 3类岗位,每 3 名党员组成 1 组,实行党员领岗制度。创设“对接服务岗”,党员主动靠前对接、服务,积极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确保问题解决有力度;创设“建言献策岗”,党员主动倾听、收集群众心声,为群众发声,确保了解诉求有深度;创设“监督反馈岗”,由党员跟踪、监督、督办,确保事项办理有速度。

乡村建设“谁来管”: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建立以镇纪委监督、村务监督、村民监督的监督队伍,全过程参与监督。通过入户访谈、电话访谈、会议访谈等形式,及时监督决议办理、反馈推进情况、督促整改进度。

 

“移居”为“宜居”,下好“融得入”先手棋

“共谋共计”做规划:充分发挥村干、党员、能人的带头作用,深入群众调研,鼓励多元参与,通盘考虑村屯土地利用、产业发展、居民点布局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,召开座谈会 8 次,向党员、致富带头人、群众征求意见 500 多人次,做好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种空间的统筹规划。

“共商共助”解难题:由党组织引领、屯级理事会搭台、群众广泛参与,采用组织互建、党群共管,发展互促、成果共享,困难互帮、和谐共创的“三互三共”方式,解决村容村貌提升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6 个。充分发挥屯级理事会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,召开村屯发展座谈会共商乡村振兴相关事项并制定建设规划事项,通过发动党员、致富带头人、群众积极募捐以及积极申请资金等方式,解决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。

“共建共享”搞建设: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成立乡村村容村貌提升理事会及村屯理事会,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通过自主组织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先后动员 402 名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拆除危旧房屋 25 间约 2000 多平方米,清理垃圾杂物 120 多吨、清理污水沟渠、建设排污系统管道长 6.2 公里,疏通拆除占用公共道路建房 3 处,铺装砌筑 3500 平方米,建设小微菜园、绿化带等 5500 多平方米,并配套建设了村史馆、农产品展销中心、现代化村小学、文化中心、文化公园、娱乐健身中心、老人活动中心、灯光球场、农家书屋、农业产业基地、教育研学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。

 

“移业”为“宜业”,牵住“能致富”牛鼻子 

服务惠民:建成占地约 50 亩的农业产业基地,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农机服务队,以实物资产出资的方式入股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,为本村和周边村提供跨区作业服务,投入 800 多台新型农机具,可满足 1 万亩稻田育秧、耕地、插秧、护理、收割等机械化运作需求,全村水稻生产“耕、种、收”机械作业率达 100%。打造了 5.2 万亩“稻香新村”农业生态园,获评四星级广西现代特色(核心)示范区。

丰产富民:在党建引领村屯理事会的推动下,由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,通过盘活闲置土地、治理撂荒地和综合利用冬闲田等,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三华李、草莓、番石榴、大青枣等特色水果及蔬菜、甜玉米等农产品,并拓展生态种植的种植采摘、休闲观光、生态旅游功能,促进农民增收。调整设施农用地 300 多亩,流转土地 170 亩,投资 3.6 亿元建设池循环水养殖及渔光互补项目,带动 30 人以上群众就近就业。

配套便民:利用本村资源优势打造集农事体验、垂钓、研学、民宿一体的农文旅产业,建设了 200 亩水上乐园、100亩的特色稻虾垂钓区、300 亩的水稻观光游船等休闲农文旅观光服务基础设施。由于村里的公共停车场位置有限,为了方便游客停车,经村民代表商议一致,在明确车位土地权属仍属于原屋主的基础上,村民自愿将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设成公共停车位 70 多个,供游客免费使用。桂平市农业农村局 石龙镇党委 记者:刘振 何丽珍



视听

桂平新闻回放
新闻回放
扫一扫进入桂平电台直播间
直播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