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平:盘活 9.06 万亩冬闲田 小龙虾丰收开启致富路

3月12日,记者来到位于桂平市厚禄乡新圭村的干初种养家庭农场看到,初春的水面波光粼粼,在水质清澈的虾田里,虾农们身穿防水服,将提前放置的虾网从虾田捞起,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被装进桶里。

厚禄乡新圭村小龙虾养殖户陆杰祝说:我从2022年开始养殖,我们主要利用稻田进行错峰养殖小龙虾。在党委、政府的支持和支书的带头下,今年我养殖了700亩,今年小龙虾的市场行情很好,这几天大虾都是平均70块钱左右,700亩每天可以出成品虾1000斤左右,虾苗600斤左右。”

而在养殖场不远处,就有一家小龙虾收购集散中心,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,小龙虾收购商们根据小龙虾的品质很快就和虾农敲定收购价格;工人们则动作麻利地将小龙虾分拣、称重、装箱;一只只个头肥大、色泽红润的小龙虾从养殖基地迅速运往全国各地的市场。

来自柳州市的收购商蒋玉勇说:“现在广西小龙虾的品质比较干净,肉质比较肥美,得到很多客户的喜欢,现在主要销往广州、深圳、上海、武汉等大城市,销量也比较好,市场供不应求。”

2024年,桂平市出台了《桂平市2024年财政衔接资金促进“两种两养”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》等相关政策,对全市小龙虾养殖的业主按沟养模式补助2000元/亩、冬闲田模式补助1200元/亩,藕塘、池塘模式800元/亩补贴。目前南木镇、蒙圩镇以及厚禄乡发展“稻虾产业”已成规模,其他部分乡镇正结合本乡镇实际发展“稻虾产业”。

厚禄乡农业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梁树强说:“厚禄乡水源充足,地势平坦,土壤保水性好,无污染,气候宜人,很适合养殖小龙虾。通过土地流转,全乡共发展稻虾养殖一万多亩,有23家家庭农场、种养专业合作社搞稻虾养殖,实行“稻稻虾”错峰养殖,实现万亩田效益,也实现粮食生产安全。作为三农技术人员,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下一步, 我们要以人才、新技术为抓手,把厚禄乡富硒小龙虾打造为地标产品和文旅产业,推向全国,助推乡村全面振兴。”

据了解,桂平市稻虾综合种养平养式和冬闲田养殖等多种“稻虾共作”模式正在逐步推广,稻虾产业已成为桂平市农业产业发展重要新增长点。目前全市建成稻虾产业基地452个,全市利用冬闲田养殖小龙虾共9.06万亩,今年预计产量1.36万吨、产值8.16亿元。2024年桂平市累计年产出成品小龙虾1.2万吨,产值达8亿元,主要销往北京市、广东省、湖北省以及广西南宁、柳州等地。(桂平市委宣传部 桂平市融媒体中心)


视听

桂平新闻回放
新闻回放
扫一扫进入桂平电台直播间
直播间